2013《点》杂志首刊漫画家封面设计征集活动
2013《点》杂志首刊漫画家封面设计征集活动 2013年春节将至,《点》杂志新刊制作也已经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了,一切都如同预期的那样顺利!...
View Article明代性革命 诞生世界首部男同性恋小说
图为:唐寅所绘春宫画之一 (本文来源:《南国都市报》2008年3月16日第20版,作者:非也,原题:《春宫画与明末“性革命”》。) 在明朝后期,中国大地上爆出了一场至少是口头和笔间的“性革命”,这比西方性革命早三百年左右。...
View Article德国首只同性恋橄榄球队亮相 恶寒天气展阳刚
橄榄球是一项极具阳刚气质的对抗性运动,同时也是一项公平的运动。无论性别与性取向,任何人都有机会在橄榄球场上展示阳刚的一面。 《印度斯坦时报》3月25日消息称,德国柏林日前上演了一场同性恋球队之间的对决,在此次比赛中,德国首支同性恋橄榄球队首次亮相,虽然他们以22-45分落败,但仍然带着轻快和骄傲的神色离开场地。...
View Article英格兰国脚为同性恋杂志拍封面 只因反对歧视
北京时间3月29日凌晨,英格兰国脚、西汉姆边锋贾维斯解释了为同性恋杂志《态度》拍摄封面的原因。 2013年1月,贾维斯为同性恋杂志《态度》拍摄封面,成为继贝克汉姆、永贝里之后第三位登上《态度》封面的男球员。西汉姆边锋的这一举动引发家人、朋友、媒体以及其他球员的关注,但贾维斯承认对这一选择并不后悔。...
View Article点杂志招募文字编辑志愿者若干
为了进一步壮大点杂志志愿者团队,为读者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现招募文字编辑志愿者若干,要求如下: 1、生活板块编辑3名 工作内容: 负责杂志生活板块下的栏目,如:生活艺术,旅行脚步,生活方式等。工作内容包括选题,走访调查,写作,后期编辑等。要求选题新颖,文字有力,内容充实。 招聘要求如下: A、支持并热爱LGBT及其他公益事业,有自己的主张。...
View ArticleLes and the City:同性恋帅哥有够好卖!
“拜托喔,他们又不是gay,那是拿同志来当话题炒作吸引观众。”因为某偶像剧很红,就被问到同性恋照顾小孩是不是跟电视演的一样,还顺便延伸到我跟女友想不想生小孩等等之类的问题。结果几位异性恋朋友当场被我泼冷水,外带附赠酸柠檬一颗:“你们异性恋奇怪耶,看电视电影里的帅哥美女同性恋,就觉得好美好浪漫,然后对于现实生活的同性恋就拼命歧视打压!」果然我立刻被骂说这样是一干子打翻一船人的歧视异性恋发言。...
View Article性少数群体采访和写作暑期培训班招募启事
你希望更好地用文字表达自己么?你希望更好地为性少数群体发声么?你希望通过自己的表达促进社会对于性少数群体的了解么?2013年点杂志性少数群体采访和写作暑期培训班,为你而创! 关于点杂志 《点...
View Article恐同=恐己!
5月17日,国际不再恐同日,世界各国同性恋组织都开展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。 虽然目前全球理论学界并未就“恐同是什么”达成一致的学术概念,但在实践中“恐同”一词显然已被赋予了广义的社会学意义,对同性恋者持有的厌恶、惧怕、歧视、人身攻击等均可被视为恐同。 恐同者不外乎以下三类人。...
View Article恐同=恐己!
恐同=恐己! 2013-05-17 昨天是5月17日,国际不再恐同日,各国同性恋组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。 虽然目前全球理论学界并未就“恐同是什么”达成一致的学术概念,但在实践中“恐同”一词显然已被赋予了广义的社会学意义,对同性恋者持有的厌恶、惧怕、歧视、人身攻击等均可被视为恐同。 恐同者不外乎以下三类人。...
View Article恐同=恐己!
5月17日,国际不再恐同日,各国同性恋组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。 虽然目前全球理论学界并未就“恐同是什么”达成一致的学术概念,但在实践中“恐同”一词显然已被赋予了广义的社会学意义,对同性恋者持有的厌恶、惧怕、歧视、人身攻击等均可被视为恐同。 恐同者不外乎以下三类人。...
View Article兼职招聘:点杂志暑期通讯员培训班主任
为了提高同志社群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,使同志社群的声音得到更加充分的表达,点杂志将在今年暑假举办“同志社群通讯员培训班”,现公开招聘培训班负责人。 工作时间:2013年4月-11月(平均每周工作2天) 工作地点:北京 工作职责:1、课程设计、联络讲师 2、学员报名、筛选、确定 3、会务安排、组织培训 4、学员联络、作品收集和编辑 5、项目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招募要求:1、认同点杂志理念...
View ArticleGayspot志愿者招募启事
Gayspot点杂志创刊于2007年,是独立制作的公益读物,迄今为止共计推出纸质杂志19期,电子杂志3期。 我们的宗旨是:通过文字、影像和网络等媒介呈现性少数人群的生存状态,促进性少数人群的言论自由表达,推动社会对于性少数人群的了解,消除歧视,促进社会平等。 为了持续发展和创新,我们长期面向性少数群体及友好人士招募志愿者。 招募要求: 1、认同点杂志理念; 2、尊重性少数人群、尊重多元文化;...
View Article我对同性婚姻的看法
文/轩妈妈 我是一位同性恋孩子的母亲,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时,因为不了解什么是同性恋,我内心的挣扎、痛苦和迷茫是没人可以体会的。随后的一年多,我查看了大量关于同性恋的书籍、资料,最终选择接受自己的孩子,并成为中国同性恋亲友会的一名志愿者。 我知道,在我国,有大多数同性恋孩子的父母还在纠结于自己孩子是同性恋,所以我想谈谈对同性恋孩子出柜和同性婚姻的看法。...
View ArticleStephen: 如果满分十分,我给自己打七分。
采访/小径 文/小径 地点/北京同志中心办公室 Stephen,美国人,现任北京同志中心的负责人。在众人的眼里,这位美国青年给中国的同志事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思路,但在他看来,不管外国人给中国同志事业带来怎样新的想法,中国同志事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文化环境和价值取向去发展和抉择。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View Article点点乐评
值得收藏的音乐心情 对于世界而言,你是一个人,并不完整; 遇到了合适人,相容以沫,自己才会完整。 文/饼干 在没有触碰爱情之前,爱情是真挚的 用自己虔诚的心去期待。 歌曲:冯玮君《一直在找一个人》 这首歌翻唱自Stevie Wonder的一首经典老歌《Never had a dream come...
View Article点点书评
文/杨之清涛 相信童话 童话中的人物能够收获爱与尊重并过上幸福的生活,最基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尝试了对自我的认知,并且获得了解放。从这一层面上说,童话便值得我们相信。...
View Article“娜拉”回来之后……
文/曾子 鲁迅写过一篇文章,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?他说大致只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还要回来,一种是要饿死他乡。 如果让我引用娜拉的情境来类比中国今日的同性恋权利运动的话,我想,当有一天中国的同性恋群体真的争取到平等的权利,回到家的话,他们依旧要面对一个怎样的复杂的生活? “娜拉”回来之后,恐怕问题依旧要多多。 突破性别二元定律...
View Article白桦和他的白桦林
文/ 赵珂 在白桦看来,白桦树是高洁和挺拔的象征,如同自己对品性的追求。当初决定用“白桦“作网名时,他并不知道,白桦树同时还隐喻着"生和死的考验",更未想到过,有一天,自己会在经历了艾滋病的生死考验后,成立名为"白桦林"的感染者支持机构,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传递给同伴,结木连林。...
View Article